55岁公开性生活细节,被全网围观|女人如何享受性,就会如何爱自己
发布时间:2023-04-21 00:01:09
发布时间:2023-04-21 00:01:09
「多么悲哀,只有一只鸭,愿意耐心读懂一个女人」
这是上周上映的电影《祝你好运,里奥 格兰德》的一条剧影评,点赞量近千。
扎心,却又难掩真实。
「丈夫去世后,我做了一个决定,再也不假装高潮了。」 「他们都太老了,我想要年轻的肉体,我只有花钱才能拥有。」 「淫欲是一个好词,我之前却不知道。」
你敢相信,这些话出自一位55岁的女性,并且此前几十年她一直是学校的宗教老师,对「性」嗤之以鼻,甚至看到女学生裙子太短,都要骂她们是「荡妇」吗?
这位极度古板、墨守成规的女人,就是由艾玛汤普森饰演的女主人公南希。
丈夫去世两年后,她做了「人生唯一一次冒险」:订购了一具年轻的肉体(里奥 格兰德),想让自己体验一次性高潮。
影片记录了她与里奥的四次会面,两个人从「性」开始,一路交流到了自己对于人生的看法。
然而看完全片,相较于「性欲」,更加戳中我的,是南希对女性、妻子和母亲三种身份的控诉——
我很少看我的裸体,我都知道它有哪些问题,你看粗壮的大腿,肥肥的肚子,下垂的胸,手臂上的肉也很松,一走路就开始颤抖; 为人父母压力很大,有时候我觉得孩子就像我脖子上的累赘; 我遵守所有社会规则和评价,从不酗酒,从不在派对上抢我丈夫的风头; ……
每一句控诉,都直戳我的灵魂最深处,不留余地的撕裂了平日里的伪装。
社会为「女性」编织了一张网,我们都是束缚在网里的蚕蛹,尽己所能,希望得到旁人的尊重与认可。
以至于,我们常常认为自己就是这个样子的,逐渐忘记了内心深处的那份需求和欲望,以及满足这些欲望的权利。
「性」或许只是其中最难以启齿的那部分,而它背后关于亲密关系的束缚、亲子关系的困扰,则更加隐秘,易被忽视。
影片看似讲述的是一名55岁女性,对「性」的重新认知,但仔细品味其中的每一句台词,更像是一名年过半百女性的自我探索和重塑。
从无法正视自己的身体到勇敢谈「性」,南希经历了什么?
我们如何察觉并且正视,自己最真实的欲望和需求?
今天的文章,一起从南希身上找答案。
我想,南希说出这句话的时候,内心一定是悲愤的。
结婚几十年,南希和丈夫把性生活,做成了流水线工程。
从爱抚,到亲吻,到做正事,到完事穿睡衣睡觉,每一个步骤都了然于心,就连假装高潮的动作都信手拈来。
她对「性高潮」充满了渴望,但却始终选择「压抑」。
因为在她的观念里,一个女性每天追求「性高潮」,是「淫荡」「不检点」的表现。
欲望与现实的撕裂,让南希感到焦虑和羞耻。
或许正因此,当里奥问她:「你想要高潮吗?」时,南希连续回答了三次:我想要,我一直都想要,我只是……
然后崩溃大哭。
那一瞬间的辛酸和难过,或许只有身为女性才能真的明白。
曾经有一位朋友告诉我,为了让自己显得矜持自爱,她谎称自己性冷淡,拒绝和所有男友上床。结婚了,也绝不主动要求性生活。
但背地里,却偷偷下单了小玩具,藏在被褥最下面的缝隙里,一个人偷摸着使用。
「但你知道吗?我下单的那一瞬间,真的觉得自己好恶心。」
而这样的情绪,并不是个例。
有人曾在社交平台上做过一项「婚后性生活」的调查——
有人说生了孩子后,3年多都没有性生活; 一位妈妈说:如果老公不主动,自己绝对不会主动要求性生活,就算自己想要; 还有网友表示,35岁之后,她再也没让丈夫看过自己的裸体; ……
我们难以正视自己的欲望和渴求,就仿佛它代表着什么我们不愿面对的东西。
内心深处的羞耻感,捆绑着我们的欲望。
即使下定决心如南希,也在面对真实的性工作者时,产生了浓浓的焦虑情绪——
「我这么做真的太丢人了,我感觉自己像一个荡妇。」 「我现在改变主意了,我还是会付钱的,你可以穿上衣服走人了。」
按照常规思路,听到客人下达驱逐令,作为服务人员的里奥或许应该立刻穿上衣服走人,并且拿下属于自己的报酬。
但是里奥偏也不是普通的性工作者,南希的局促让他感到好奇,他坐下来试探性的问南希:
「既然你不想做这件事情,为什么要找我?」
而南希的回答,似乎为我们揭开了「性平淡」背后,更深层的困扰。
说这话时,南希的眼里充满了茫然——
「我的丈夫,他从来没有,从来没有尝试过任何新的东西。」 「他计划了他生命中的一切,甚至是葬礼。」 「我对他充满了恐惧。我怕他有一天会突然出现,然后告诉我三明治里的火腿品类放错了。」 ……
眼看着自己的婚姻被逐渐消磨,南希是慌张且无助的。
她渴望尝试新鲜事物,渴望一段浪漫理想的婚姻生活,就如同她渴望获得很棒的性体验一样。
但同时她又认为维持家庭和谐的唯一方式,就是其中一方变得包容且通情达理,最后逐渐趋同。
因此,即使她万分讨厌丈夫的循规蹈矩,但在面对里奥时,她仍然拿出来一张「买春计划表」,并且不断强调:
「我讨厌计划以外的事情,这是我唯一生存的方式。」
平平淡淡才是真,还是轰轰烈烈爱一场,似乎是「亲密关系」永恒的命题。
但是当这个问题摆在「婚姻」面前,90%的人都会选择前者。
毕竟研究已经证明,即使再恩爱的恋人,「激情」的时光也不会超过3个月。
逐渐消磨,似乎是婚姻爱情注定的结果。
当爱情滤镜逐渐褪去,对彼此的不满露出水面。让生活尽可能保持和谐的最好方式,似乎就是不断说服自己变得通情达理——
他为什么这么古板?但也能理解,这样会比较安全; 他怎么什么事儿都不干?可能最近工作压力太大了吧,可能他休息一下,就会做了; 他是不是都忘记今天是纪念日了?哎……都结婚十几年了,太在意这个显得多幼稚; ……
我们渴望着激情、浪漫的亲密关系,却又不得不接受一成不变的生活。
女性个人欲望无法得到满足,或许还是从成为妈妈的那一刻开始显露的。
「为人父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我经常觉得孩子就像架在脖子上的一把刀。」
对于孩子,南希第一次表露出了后悔:
「如果我早知道会这样的话,我不确定我还会不会做这样的选择。」
在南希的计划里,如果没有孩子,自己的人生本应该活得热烈且奔放——
骑马穿越沙漠; 在一个炎热的小岛上建立一个艺术家聚集地; 体验性高潮; ……
而孩子的出生几乎磨灭了她所有的幻想,每天面对着孩子的教育、升学,自己的时间和兴趣被一再挤压。
而更加「可恨」的是,两个孩子都不尽如人意——
儿子太无聊,让人一眼就能看穿;
女儿太张扬冲动,总是做一些看起来很出格的事情。
说这话时,南希的眼神里难掩失望。
而当里奥问她,孩子们是否有察觉出她的失望时,南希耸了耸肩无奈的说道:
「我想不会,事实是,他们大部分时候都不太注意到我。」
「他们大部分时候,都不太注意到我。」
我承认,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,我被狠狠戳中了。
它让我想起一年前,家庭整理师木棉讲述的一个真实故事——
160平的房子堆满了东西,衣服几乎堆到了天花板。婆婆一脸无奈,说自己无法停止买东西的欲望。
在观察到厨房的时候,木棉看着没有一丝空隙的灶台问婆婆:
「阿姨,你每天在厨房里做饭的心情是什么样子的?」
婆婆一下被问懵住了,然后眼泪突然就流了出来:
「从来没有人问过我,心情好不好。」
木棉说,这是她第一次和委托人一起哭。作为母亲的她,太能理解这位婆婆的感受。
她一辈子都将自己奉献给了家庭,但其他成员不约而同的忽视了她的感受。
而相似的故事,我们接触了太多太多——
有的妈妈想要出国留学,但因为放不下孩子,不得不掐断自己的梦想; 有的妈妈想要和闺蜜出去旅行,但是孩子一个电话,就能终止所有的计划; ……
就如同电影里的南希,好不容易突破自我决定沉醉于美好的性爱,但孩子的一个电话就能让她停止所有的行动。
即使,面对着电话铃响,她犹豫了很久。
四次会面,南希一次又一次的剖析着自己的人生和欲望。
两个人的交流像是沉静的流水,汩汩漫过受伤的心灵。
最后一次会面,南希已经可以肆无忌惮的躺在床上,任由里奥服务自己。此时的她对于自己的身体、自己的欲望,显得坦然且直率。
而她也终于靠自己,获得了一次性高潮的体验。
但是电影毕竟是电影,现实中的我们不可能用这样一种方式来打开自我。
那么面对自己真实的需求和欲望,「拧巴」的我们如何做,才能真正接纳和做回那个最真实的自己?
其实不难。
1、如果不考虑外部因素的话……
在正视最赤裸的自己之前,我们会遇到一个直白的问题:真实的我,究竟是什么样的?
被束缚的生活,让我们习惯了根据外部标准或期待行事,久而久之我们甚至无法说清楚自己真实的意愿。
那么这句话,或许可以帮助你慢慢探索,自己真实的想法究竟是什么——
比如说,我们很明确:我想要找一份好的婚姻。
这时,我们可以多问自己一句:如果不考虑外部条件的话,好的婚姻是什么样子的?
将常规问题,变得自我独有化,是我们认知自己的第一步。
2、我想怎样 VS 哪种选择更恰当
直面自己的另一个难题是,我们知道自己是怎样的,但是我们做不到。
「从众心理」带来的安全感,会让我们不由自主的去思索:我这么做合不合适?我这么做会不会被批判,被评论?
慢慢地,我们有点忘记了自己有「选择自我」的权利,开始变得小心谨慎——
谁会在意我的想法呢?如果我的想法和大家不一样,岂不是显得我很不合群?
然而事实是,你的想法和需求,是可以被诉说,且一定会被听见的。也许不是立刻见效,但一定会在某一天发生作用。
避免灰心,我们可以从小事开始尝试,去做「我想」去做的决定——
今天穿什么衣服、周末去哪里玩、星期五吃什么大餐……
一步一步,慢慢挖掘和诉说自己更加深层次,更加隐秘的需求。
文章的最后,我想用一个书名作为结尾:
《我很快乐,不必正常》
这是英国女作家珍妮特 温特森的回忆录。在书中,珍妮特坦言,因为不太美好的原生家庭,自己从小就学会了隐蔽:藏匿我的心,掩饰我的想法。
全书讲述了她如何用一辈子的时间,与真实的自己交流的故事,具体内容我其实已经记不清了,但是书名却始终印在我的脑海里,甚至一度成了我的人生格言。
因此,今天,我也想祝你:
变得快乐,不必正常。